(一)作者:杜甫|朝代:唐朝
第一段原文:
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
老翁逾牆走,老婦出門看。
第一段語譯:
傍晚時,我投宿到石壕村,夜裡有官吏來抓壯丁。
老翁連忙翻牆逃跑,老婦人則出門察看動靜。
第二段原文:
吏呼一何怒!婦啼一何苦!
聽婦前致詞:「三男鄴城戍,
一男附書至,二男新戰死。
存者且偷生,死者長已矣!
第二段語譯:
官吏大聲吆喝,怒氣沖沖;老婦人痛哭流涕,哭聲淒慘。
只聽她向官吏哭訴:「我的三個兒子都被徵召去鄴城戍守,
其中一個兒子曾捎信回來,但另外兩個剛剛戰死。
活著的,也只是苟且偷生;死去的,則已經無法回來了!」
第三段原文:
室中更無人,惟有乳下孫。
有孫母未去,出入無完裙。
第三段語譯:
家裡已經沒有壯年男子,只有一個還在襁褓中的孫子。
孫子的母親還未離開,但家境貧困,出門時連一條完整的裙子都沒有。
第四段原文:
老嫗力雖衰,請從吏夜歸。
急應河陽役,猶得備晨炊。
第四段語譯:
老婦人雖然年老體衰,但仍請求跟隨官吏夜裡返回,
因為急著去河陽服役,至少還能在軍中幫忙煮早飯。
第五段原文:
夜久語聲絕,如聞泣幽咽。
天明登前途,獨與老翁別。
第五段語譯:
夜深後,村中再也沒有說話的聲音,只能隱約聽見壓抑的哭泣聲。
天亮時,我繼續趕路,告別時,只剩下老翁獨自站立。
(二)作者:黃庭堅|朝代:宋朝
第一段原文:
我居北海君南海,寄雁傳書謝不能。
桃李春風一杯酒,江湖夜雨十年燈。
第一段語譯:
我住在北方的北海,而你則居住在南方的南海,我們相隔遙遠,連雁兒傳書都無法送達。
曾經的春風中,我們共飲一杯酒,就像桃李芬芳的時節,而如今已過去了十年,只有夜雨江湖中孤燈相伴。
第二段原文:
沙上並禽池上暝,雲破月來花弄影。
重逢或恐是夢中,豈能長見月相親?
第二段語譯:
天色漸晚,沙洲上並排的鳥兒歸巢,池塘上暮色漸濃,
雲層破開,明月透出,映照著花影搖曳。
我們若能再相逢,恐怕會像在夢中一般難以置信,
畢竟人生聚散無常,怎能總是長久相親於月下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