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丘遲|朝代:南梁
第一段原文:
遲頓首。陳將軍足下:無恙,幸甚幸甚!
第一段語譯:
遲在此拜上陳將軍:您還安好嗎?得知您平安無事,我十分欣慰!
第二段原文:
將軍勇冠三軍,才為世出,棄燕雀之小志,慕鴻鵠以高翔。昔因機變化,遭遇明主,立功立事,開國稱孤,朱輪華轂,擁旄萬里,何其壯也!如何一旦為奔亡之虜,聞鳴鏑而股戰,對穹廬以屈膝,又何劣邪?
第二段語譯:
將軍勇猛過人,才智超群,棄小小的燕雀之志,追求鴻鵠般的遠大抱負。當年因時勢變化,您遇上了英明的君主,建立功勳,成就偉業,開創基業稱王稱孤,乘坐華貴的朱輪車,統領萬里疆土,何等壯麗輝煌!可如今,您卻淪為敗逃的俘虜,聽到箭矢破空的聲音就膽戰心驚,在北狄的帳幕前屈膝稱臣,這是多麼可悲啊!為何落到這步田地呢?
第三段原文:
尋君去就之際,非有他故,直以不能內審諸己,外受流言,沈迷猖獗,以至於此。聖朝赦罪責功,棄瑕錄用,推赤心於天下,安反側於萬物,將軍之所知,不假僕一二談也。朱鮪涉血於友于,張繡剚刃於愛子,漢主不以為疑,魏君待之若舊。況將軍無昔人之罪,而勳重於當世。夫迷塗知反,往哲是與;不遠而復,先典攸高。主上屈法申恩,吞舟是漏;將軍松柏不翦,親戚安居,高臺未傾,愛妾尚在。悠悠爾心,亦何可言!今功臣名將,鴈行有序,佩紫懷黃,贊帷幄之謀,乘軺建節,奉疆埸之任,並刑馬作誓,傳之子孫。將軍獨靦顏借命,驅馳氈裘之長,寧不哀哉!
第三段語譯:
追根究底,並非別的原因,而是因為您沒有反思自己,卻輕信外界流言,執迷不悟,最終導致如此境地。如今朝廷以寬大為懷,既往不咎,願意赦免罪過、錄用有功之臣。皇帝以赤誠之心安撫天下,使動盪不安的人們都能獲得安寧,這些道理,將軍您比誰都清楚,不需要我多言。當年朱鮪曾殘殺至交,張繡也親手殺害愛子,但漢高祖與曹操仍然不計前嫌,視之如故。何況將軍並沒有如此重罪,而您的功勳卻遠超當世。迷途知返,古人皆稱讚;懸崖勒馬,歷史典範。主上開恩赦罪,如同網開一面,就算吞舟之魚也能逃脫。您的家人仍然安居,松柏依舊未被砍伐,高堂尚未傾覆,愛妾仍舊等待,您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呢?如今的功臣名將,皆已各得其位,佩戴紫綬黃金印,參與朝廷謀略;乘坐官車,出使邊疆,鎮守國門,並可封侯傳世。可是將軍您卻放棄這樣的機會,反而低聲下氣地為異族效力,奔波於氈帳之間,這難道不可悲嗎?
第四段原文:
夫以慕容超之強,身送東市;姚泓之盛,面縛西都。故知霜露所均,不育異類;姬漢舊邦,無取雜種。北虜僭盜中原,多歷年所,惡積禍盈,理至燋爛。況偽孽昏狡,自相夷戮;部落攜離,酋豪猜貳。方當繫頸蠻邸,懸首藁街。而將軍魚游於沸鼎之中,燕巢於飛幕之上,不亦惑乎!
第四段語譯:
當年,慕容超雖然強盛,最後還是被押往刑場;姚泓曾經顯赫,最終卻被俘至西都。這說明霜露不會區別對待不同的生物,不論何種族群,皆難倖免於興亡之理。中原乃華夏之正統,怎能容納異族篡奪?北魏盤踞中原多年,罪惡深重,如今禍患累積,終將走向滅亡。更何況,他們內部奸邪混亂,互相殘殺,部落不和,領袖猜忌互害,正是大勢已去。很快,他們的君主將會被俘獲,首級掛在藁街示眾。然而,將軍您卻仍然甘願置身這樣的危境,如同魚游於沸水之中,燕子築巢於搖晃的帳篷上,這不是太過愚蠢了嗎?
第五段原文:
暮春三月,江南草長,雜花生樹,群鶯亂飛。見故國之旗鼓,感平生於疇日,撫弦登陴,豈不愴悢!所以廉公之思趙將,吳子之泣西河,人之情也。將軍獨無情哉?想早勵良規,自求多福。
第五段語譯:
如今正值暮春三月,江南草木茂盛,各色花朵綻放在樹間,黃鶯在林間自由飛舞。倘若您在戰場上望見故國的旌旗號角,想起昔日的種種,不會感到悵然傷感嗎?當年,廉頗思念趙國舊將,吳起回憶西河往事,都不禁落淚,這是人之常情。將軍難道毫無眷戀嗎?希望您能及時醒悟,為自己謀求後福。
第六段原文:
當今皇帝盛明,天下安樂。白環西獻,楛矢東來;夜郎滇池,解辮請職;朝鮮昌海,蹶角受化。唯北狄野心,掘強沙塞之間,欲延歲月之命耳。中軍臨川殿下,明德茂親,總茲戎重,弔民洛汭,伐罪秦中。若遂不改,方思僕言。聊布往懷,君其詳之。丘遲頓首。
第六段語譯:
當今皇帝聖明英明,天下太平安樂。西方的吐谷渾進貢白環,東方的靺鞨獻上硬木箭;南方的夜郎、滇池各國解下髮辮歸順,朝鮮、滄海之地也已歸化。如今,唯有北狄尚存異心,苟延殘喘於沙漠之間,只求延續短暫的命運罷了。如今,朝廷派遣臨川王總領大軍,扶危救民,征討秦中。若您執迷不悟,不肯回頭,將來定會後悔今天沒有聽從我的話。這封信只是表達我的誠心,請將軍仔細思量!丘遲敬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