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左忠毅公軼事〉方苞

作者:方苞|朝代:清

第一段原文:

    先君子嘗言,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。一日,風雪嚴寒,從數騎出,微行,入古寺。廡下一生伏案臥,文方成草。公閱畢,即解貂覆生,為掩戶,叩之寺僧,則史公可法也。及試,吏呼名,至史公,公瞿然注視。呈卷,即面署第一;召入,使拜夫人,曰:「吾諸兒碌碌,他日繼吾志事,惟此生耳。」

第一段語譯:

    從前,先君子(作者的父親或尊長)曾經說過,家鄉的前輩左忠毅公(左光斗)擔任京畿地區的學政(負責地方學校教育和科舉考試)。

有一天,天氣嚴寒,大雪紛飛,他帶著幾名隨從微服出行,悄悄來到一座古老的寺廟。在廊下,他看到一名生員(秀才)趴在桌上睡著了,而他的文章才剛寫完草稿。

左忠毅公讀完這篇文章後,非常欣賞,於是脫下自己的貂皮大衣蓋在那位生員身上,還特地幫他關上門戶擋風。接著,他詢問寺廟的僧人,得知這位生員是史可法。

等到正式考試時,官員點名,當喊到「史可法」時,左忠毅公眼神一亮,特別注視著他。他看完史可法的考卷後,立刻在卷上批示為第一名,並召見他,帶他去拜見自己的夫人,說:「我家兒子庸庸碌碌,將來能繼承我的志向、完成我未竟事業的,恐怕只有這個年輕人了!」

第二段原文:

    及左公下廠獄,史朝夕窺獄門外。逆閹防伺甚嚴,雖家僕不得近。久之,聞左公被炮烙,旦夕且死,持五十金,涕泣謀於禁卒,卒感焉。一日,使史公更敝衣草屨,背筐,手長鑱,為除不潔者,引入,微指左公處,則席地倚牆而坐,面額焦爛不可辨,左膝以下,筋骨盡脫矣。史前跪,抱公膝而嗚咽。公辨其聲,而目不可開,乃奮臂以指撥眥,目光如炬。怒曰:「庸奴!此何地也,而汝前來!國家之事,糜爛至此。老夫已矣,汝復輕身而昧大義,天下事誰可支拄者!不速去,無俟姦人構陷,吾今即撲殺汝。」因摸地上刑械,作投擊勢。史噤不敢發聲,趨而出。後常流涕述其事以語人曰:「吾師肺肝,皆鐵石所鑄造也!」

第二段語譯:

    當左忠毅公被關押在東廠監獄時,史可法每天早晚都偷偷地到監獄門外探望。然而,當時閹黨(指魏忠賢一派)對監獄的監視極為嚴密,就連左公的家僕都無法接近他。過了一段時間,史可法聽說左公遭受了炮烙(燒紅的鐵器烙刑),生命危在旦夕,於是他帶著五十兩金子,流著眼淚請求獄卒幫忙。獄卒被感動,答應了他的請求。一天,獄卒安排史可法換上破舊的衣服和草鞋,背著竹簍,手拿長柄鐵耙,假扮成清理污穢的苦役,悄悄將他帶進監獄。獄卒暗示左公的位置,史可法發現他正席地靠牆而坐,臉部被燒得焦黑難以辨認,左膝以下的筋肉骨骼幾乎已經脫落。史可法立刻跪在左公面前,抱著他的膝蓋痛哭。左公聽出是史可法的聲音,但眼睛已經睜不開,他奮力抬起手指撥開眼皮,眼神如烈火般銳利。他憤怒地說:「愚蠢的傢伙!這是什麼地方,你怎麼敢來?國家的局勢已經腐敗至此,我已經沒救了!你卻還敢輕率涉險,違背大義,若你也死了,天下還有誰能支撐大局?快走!不要等那些奸人來誣陷你,否則我現在就親手殺了你!」說完,他摸索地上的刑具,作勢要砸向史可法。史可法嚇得不敢出聲,趕緊快步離開。後來,他常常流淚向人們講述這段經歷,感嘆地說:「我的老師(左忠毅公)的赤膽忠心,真的是用鐵和石頭鑄造的啊!」

第三段原文:

    崇禎末,流賊張獻忠出沒蘄、黃、潛、桐間,史公以鳳廬道奉檄守禦,每有警,輒數月不就寢,使將士更休,而自坐幄幕外,擇健卒十人,令二人蹲踞,而背倚之,漏鼓移,則番代。每寒夜起立,振衣裳,甲上冰霜迸落,鏗然有聲。或勸以少休,公曰:「吾上恐負朝廷,下恐愧吾師也。」史公治兵,往來桐城,必躬造左公弟,候太公、太母起居,拜夫人於堂上。

第三段語譯:

    在崇禎年間的末期,流寇張獻忠在蘄州、黃州、潛山、桐城一帶四處出沒。當時史可法擔任鳳廬道(地方官職),奉命負責防禦,每當敵情緊急,他往往數月不曾合眼休息。他讓將士輪流休息,而自己則坐在帳篷外,挑選十名體格強健的士兵,命令其中兩人蹲坐著,他則靠著他們的背休息。等過了一段時間,便換另一組士兵交替。每當寒冷的夜晚,他站起來抖動衣服,盔甲上的冰霜就會四處飛落,發出鏗鏘的聲音。有人勸他稍作休息,他卻說:「我上怕辜負朝廷的重任,下怕愧對我的恩師(左忠毅公)。」史可法治理軍隊時,經常來往於桐城,每次都親自前往左忠毅公的弟弟家中,問候左家的老父母,並在堂上向左公的夫人行禮拜見,以示敬重與感念。

第四段原文:

    余宗老塗山,左公甥也,與先君子善,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雲。

第四段語譯:

    我的宗親長輩塗山先生,是左忠毅公的外甥,與我的先君子(父親或尊長)關係很好。他說,關於左公在獄中的這番話,是親自從史可法口中聽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