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 吳均|朝代:南朝梁
第一段原文:
自富陽至桐廬,一百許里,奇山異水,天下獨絕。
第一段語譯:
從富陽到桐廬,大約一百里,沿途山水奇特壯麗,是天下少見的絕美景色。
第二段原文:
水皆縹碧,千丈見底,遊魚細石,直視無礙;急湍甚箭,猛浪若奔。
第二段語譯:
江水全是青碧色,深達千丈也能看到水底,游魚和細小的石頭清晰可見,毫無遮擋;
水流急得像離弦的箭,洶湧的浪濤宛如奔騰而來。
第三段原文:
夾岸高山,皆生寒樹,負勢競上,互相軋挾,爭高直指,千百成峰。
第三段語譯:
江兩岸的高山上都長滿耐寒的樹木,山勢借助地勢互相爭高直上,推擠交錯,
千百座山峰一齊聳立,氣勢雄偉壯觀。
第四段原文:
泉水激石,泠泠作響;好鳥相鳴,嘤嘤成韻。
第四段語譯:
泉水衝擊著石頭,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;
林中各種美麗的鳥兒互相應和啼鳴,聲音和諧成韻。
第五段原文:
鸝啼處處,猿嘯頻頻,夕日欲頹,沉光凝綠。
漁舟唱晚,響窮彭蠡之濱;雁陣驚寒,聲斷衡陽之浦。
第五段語譯:
黃鸝啼叫遍佈四處,猿猴的叫聲此起彼落;
夕陽即將西沉,餘光映照在水面上凝成一片綠色。
傍晚時分,漁夫划著小船唱晚歌,歌聲遙遠地傳到彭蠡湖岸;
大雁在寒意中被驚動,振翅高飛,叫聲斷續於衡陽水邊。
第六段原文:
此地有崩厓斷壁,怪石奔立,直視無礙;青林翠竹,四時俱備;曖曖遠樹,列行如畫;清川澹如此,悠悠乎與顥氣俱,而未嘗有絕也。
第六段語譯:
這地方有崩塌的懸崖峭壁,奇形怪狀的石頭奔立突起,一望無礙;
青翠的樹林與翠綠的竹林,四季常綠;
遠處的樹木朦朧成列,如畫卷般展開;
清澈的江水靜靜地流淌,與浩渺的天空氣息融為一體,仿佛永不斷絕。